為切實發揮人大監督職能作用,提升調研工作實效,五河縣人大常委會聚焦調研報告質量提升,從規范格式、深化調研、精準建言三方面一起發力,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促進發展的實際成效。
一是規范格式標準。針對以往調研報告格式不統一、內容參差不齊等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制定調研報告參考格式,明確報告結構、內容要點和行文規范。要求報告須包含“基本情況、存在問題、意見建議”三大板塊,其中問題部分不少于調研報告總篇幅的40%,建議部分需與問題一一對應。通過標準化模板,推動調研報告從“經驗總結”向“問題剖析”轉變,從“泛泛而談”向“精準施策”升級,有效提升報告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二是全面深入調研。改變“臨會突擊調研”模式,要求常委會會議審議議題相關調研提前1-2個月啟動,確保調研組有充足時間下沉一線。針對地域相近、主題相關的調研任務,創新推行“聯合調研”機制,由相關工委組建聯合調研組,統籌調研路線、整合資源力量,避免重復調研增加基層負擔。調研過程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通過座談交流、查閱資料、聽取報告等多角度掌握實情,為報告撰寫提供扎實支撐。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刀刃向內”查擺問題,要求調研報告杜絕“穿靴戴帽”,要開門見山直指要害。問題表述必須具體到鄉鎮、部門或具體事項,避免使用“部分單位”“一定程度上”等模糊表述。對策建議部分要注重“靶向治療”,針對每個問題提出可量化、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五河縣人大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