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jié),家住白蓮坡鎮(zhèn)茆塘村的趙勇從上海開車一路順暢的趕回老家吃粽子,他感嘆:過去開車返鄉(xiāng)過節(jié),經(jīng)常是看得見家門口的樹梢,堵車堵的讓人心急火燎。自從陳三橋道路擴寬改造工程作為縣人大代表民生實事票決項目實施后,不但路段得到了拓寬,而且拆除了障礙物、科學設置安裝了紅綠燈,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交通阻塞問題,車行車道、人行人道,回家過節(jié)只是一腳油門的事情,“堵點”變通途,往來行人樂開了懷。
位于白蓮坡鎮(zhèn)境內(nèi)的陳三橋段面長300米左右,連跨三座橋、七個道路口,國道345、省道230、225,縣道懷常路、懷唐路在此交匯,是縣城通往白蓮坡、常墳、唐集三個大鎮(zhèn)的交通咽喉,也是連通淮南、淮北、阜陽、六安的交通“大動脈”。因陳三橋規(guī)劃建設于70年代,路面通行能力僅限于雙向兩車道,車流、人流、客流相互交織,極易形成道路堵塞。為此,白蓮坡鎮(zhèn)人大以“民聲”定民生,上報縣人大常委會,建議將陳三橋道路拓寬列為縣、鎮(zhèn)人大代表票決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和趙勇一樣千千萬萬個外出務工人員往返“添堵”的難題。
“陳三橋暢通無阻、堵點成為‘新亮點’”,懷遠縣白蓮坡、常墳、唐集西南三鎮(zhèn)居民和過往的路人對這一新變化交口稱贊。隨著鎮(zhèn)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項目建成,縣鎮(zhèn)人大通過廣泛聽取選民意見、現(xiàn)場辦公研究解決辦法等舉措,向交通部門提出將國道345,省道230、225交叉口道路擴寬、規(guī)劃斑馬線、安裝紅綠燈等建議,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交通堵塞問題,更通過綠化、亮化,使陳三橋變成一道美麗風景線,真正把代表建議從“紙面上”落到了“橋面、路面上”。
通過實施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把民眾關心的熱點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堵點問題及時轉(zhuǎn)化為政府當前工作的重點,切實把實事辦實、把難事辦成辦好,提高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