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痛點 問答之中找出“新思路”
代表梁紅則瞄準土地這一“關鍵點”:“代表們普遍提到發展與土地資源的矛盾。一方面是土地指標制約,一方面是存量土地利用不足。請問如何盤活?”對此,國土和經信部門的負責同志坦誠介紹了工作進展:“土地集約化利用率的確還有提升空間。目前一方面對閑置土地一事一議,一方面對6個省級開發區內土地利用情況進行評估,提出具體處置意見。”“雙停企業的摸底已經結束,正在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讓閑置資源‘忙’起來。”
細問詳答 找準翻身崛起的“突破口”
工業強則城市強,工業興則全局興。聚力推動工業振興,著力推動二產“提質擴量增效”已是全市共識。通報會上,針對蚌埠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代表們頻頻舉手問詢。
“生物基做為我市兩個千億級產業之一。豐原集團目前受環境容量、能源指標、排污許可等限制較大。政府層面如何幫助解決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代表陳武軍在會前專門進行了調研,提問以點帶面。“我市目前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集群,生物化工是其中之一。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能耗問題已經全部解決,而且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相信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再跟大家匯報,我們也在不斷完善生物基產業鏈,推動招商,加大推廣應用。對產業的未來,我們充滿希望和信心。”市發改委主任陶廣生的回答言辭懇切。
“‘畝均論英雄’改革是上半年的熱點話題。請問相關部門如何保障政策落實到位?”“產能指標能否建立市級統籌,避免閑置浪費?”政策要素保障是通報會上的熱門,幾位代表的提問都有涉及。對此,市經信局局長葛晨軍介紹:我市以“畝均論英雄”改革為方向,強化畝均稅收、畝均營業收入等指標考核,對企業綜合發展狀況進行“體檢”,實施資源要素供給差別化政策,讓產業層次高、質量效益好、畝均指標優的企業優先得到稅收、融資、用地等要素保障。話音剛落,市工招園辦公室副主任左朋立即補充:“我市正積極推廣‘畝均英雄貸’金融產品、采取集中打包方式發放中長期貸款、堅持標準化廠房與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步建設。進一步提高土地‘含金量’,多角度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優環境、穩經濟’工作,未來如何進一步營造公正、有序和健康的營商環境?”環境是發展的保障,市人大代表姜義對此十分關心。而市政府辦副主任馮樹也給出了干脆的答案:我市創新建立“工招園”聯動機制,一體推動企業幫扶、客商幫招、項目幫辦,出臺《產業扶持政策清單》《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等文件,設立96388營商環境監督專線,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著力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讓“及時雨”落進“企業田”,涵養出營商環境的親清空氣,真正實現“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如何加大工業項目跟進力度,把簽約的數字盡快變為落地和投產的成效?”“我市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主抓手,把園區建設作為主戰場,每月赴各縣區項目現場開展集中調度,協調解決要素保障難題。”……在一個多小時時間里,12位代表先后提問,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23人次當面進行了應詢回答及說明。不預設腳本,沒有框框限制,隨問隨答、即問即答,在你來我往的問答中代表們增進對工業發展的深入了解,職能部門也聽到了來自人民的呼聲。
“會議結束并不是工作結束,而是跟蹤問效的開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倪建勝表示,以行動作答,用實踐檢驗,政情通報會始于“問”,但不能止于“答”。接下來市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將持續跟蹤,把講的變成做的,把承諾變為現實,促進問題逐一有效解決。
聚焦發展 擦亮人大工作的“金名片”
建立政情通報會制度是蚌埠市人大在加強“兩個聯系”過程中創設的有效平臺,也被稱為“小人代會”,2003年以來每年召開一次。在此過程中,會議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如今,議題圍繞中心立足大局貼合實際,代表直陳問題、雙向交流互動,在問答中摸清真實情況,合力找到解決辦法,已經成為政情通報會的顯著特點。
政情通報會對于保障和落實代表的知情權、更好地行使監督權,促進職能部門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是蚌埠人大工作的“金名片”,更是反映群眾呼聲的“金話筒”。
“工業振興,再鑄輝煌,既是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冀望,也是蚌埠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市人大財經專業代表小組代表楊傳旭告訴記者,市人大始終把推進工業強市戰略作為監督支持的重點,僅涉及工業經濟發展的政情通報會就召開了10余次。今年的政情通報會再次聚焦,選擇“工業經濟、‘雙招雙引’、園區建設”為主題,也是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后決定的。“以此為切入點,深度調研、剖析問題,助力蚌埠做強‘主引擎’、抓牢‘主抓手’、決勝‘主戰場’。”楊傳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