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監督縱橫 > 監督動態

          將“民生愿景”化作“幸福實景”

          ——蚌埠市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綜述

          發布時間:2024-07-26 11:33 來源:蚌埠人大 作者:蚌埠市人大 點擊數: 字體:【  

          一頭連著民生,一頭載著民主。蚌埠人大通過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積極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高地——

          2018年10月,蚌埠市淮上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由全體代表投票表決出9件民生實事項目,邁出了在全省率先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第一步。

          2019年9月,蚌埠市決定在縣鄉兩級全面推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自此,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成為蚌埠市縣鄉人大每年的“規定動作”。五年來,全市兩級人大共票決出927項民生實事項目,主題聚焦民生、票決依靠民主、結果贏得民心,以生動實踐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的巨大活力。

          民主票決“最廣泛”:以“民聲”定“民生”

          “過去,俺們進出村子就一條路,去鎮里縣里要繞行,每到逢年過節,村子堵車嚴重,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懷遠縣白蓮坡鎮茆塘村村民徐先生說,自從新建并打通了上堤路,能直接連接225省道,方便多了。

          “我們也多次向上級反映,由于這里不屬于‘四好農村路’建設范圍,鎮里財政也不寬松,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時任茆塘村村委會主任、白蓮坡鎮人大代表的徐奎憂心忡忡。老問題怎么解決?2018年,白蓮坡鎮被列入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鄉鎮,有了新制度,這讓徐奎看到了問題解決的可能性。

          “群眾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當得知鎮里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后,我又多次走訪村民,把群眾呼聲最高、需求最迫切的事收集起來,最后提出了修建打通上堤路這個民生實事項目。”徐奎說,最終該項目成為白蓮坡鎮首批差額票決出5件民生實事之一,有了新制度護航,投資59萬元,全長563米、寬6米的上堤路很快竣工通車,困擾茆塘人多年的出行難問題得到解決,也讓更多群眾發現了這條解決身邊“急難愁盼”的新路徑。

            

          建成后的懷遠縣白蓮坡鎮茆塘村上堤路

          從一個試點的破冰之舉到逐步推行推廣,大大激活了鄉鎮人大沉睡已久的重大事項決定權,特別是項目征集環節,群眾和代表共同參與提出,由代表投票決定,讓人大代表無論在大會期間還是閉會期間都能夠有事可做,‘發言權’也得到充分保障。”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主任葉斌介紹說。

          “民聲”匯聚“民意”,“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實事辦哪些、怎么定?人大代表票決說了算。通過代表票決制,使民生實事項目的產生從“部門提”轉變為“大家提”,不再由政府唱“獨角戲”,而是通過更為民主的方式,讓實事項目從確定、落實到最終“開花結果”的過程更加廣泛、更接地氣,真正實現了從“為民作主”向“讓民作主”的轉變。

          全程督辦“最真實”:促“實事”真“實施”

          “以前電動車沒有專門停放的地點,充電也是大家‘各顯神通’,亂停亂放不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現在有了集中停放點,電動車充電方便多了,也更安全。”談起剛建好的非機動車停車棚,家住淮上區小蚌埠鎮果園社區陳女士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該狀況的改變得益于2023年淮上區人代會票決通過實施的“安置小區非機動車停車棚(停車位)修建項目”。

          建成后的停車棚車輛擺放整齊有序

          “票決通過了,不等于辦好了,更不是完事了。”市人大代表平凡說,作為代表,既要跟蹤督促,又要善于出謀劃策,真正助推實事辦好。為此,代表們在各環節“貼身”跟進:項目前期,與群眾一起多次實地踏勘、選址,提出最佳實施方案;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定時與項目負責部門到現場看進度、疏“堵點”、出主意;項目完工后,重點檢查充電設備的安全狀況、運行情況等,通過與居民“話家常”了解使用感受,這種“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的督辦模式,讓代表們的履職角色從“旁觀者”轉為“參與者”,履職方式也由“虛”轉“實”。

          “代表票決制使黨委、人大、政府的角色定位更明確,職責邊界和事權劃分更清晰,有利于解決基層治理主體‘缺位’‘越位’‘錯位’問題。”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任蘭分析道。這種群眾“提”政府“辦”全程“督”的模式讓民生實事更有力度,百姓幸福更有溫度。

          “小切口”推動“大民生”,讓“實事”真“實施”。人大代表票決制項目,絕大多數并不是規模浩大、花費巨資的、“高大上”的大工程、大項目,更多的是一件件體現民心、普惠民生的“關鍵小事”。從公交一體化、城鄉幼兒園建設、村衛生室提升改造,到微型消防站建設、住宅小區公共晾衣架安裝等,都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將有限財力發揮出最大效益,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票決制的“試驗田”變成了踐行民主的“樣板間”。

          制度問效“最管用”:讓“民意”變“滿意”

          “燕南苑口袋公園建設項目進展如何?能否按照序時進度完成?”在前不久召開的禹會區秦集鎮第十五屆人代會第四次會議上,鎮人大代表就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專題詢問。像這樣的“期中考”秦集鎮每年都會組織一次,會上,代表們還對項目落實情況進行測評,3個項目評議結果均為滿意。“不光是‘期中考’,下半年鎮人大還將組織代表進行專門的調研視察、督查檢查,項目完成情況將納入政府部門考核,從而督促政府更好地落實民生實事項目。”秦集鎮人大主席朱家梅介紹道。

          項目落實的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如何讓項目真“落地”、群眾“真滿意”。五年來,蚌埠人大一邊摸索推進,一邊總結提煉,形成了一套“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主辦、代表主體、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年初問選題、年中問進度、年底問效果”。各縣區也在工作中主動變革求新,為每件實事“量體裁衣”,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一招鮮”——如淮上區人大創新“四單”模式,即群眾參與“點單”,代表票決“定單”,政府認真“買單”,人大全程“驗單”,精準呼應百姓需求;固鎮縣民生事實項目采取“1×8”監督模式,對每一個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實行全過程監督;蚌山區對民生實事項目“一季一監督、半年一報告、一年一測評”實現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監督;而龍子湖民生實事項目從最初項目審定到施工方案選擇,再到建設效果,全過程調動群眾廣泛參與,讓群眾更加深刻體會到如何當家做主。如今,隨著各項機制的不斷完善,民生實事票決制真正成為讓群眾豎大拇指的好辦法,成為保障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好途徑。

          一樁樁民生實事的建成投用、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生根”,回應著一項項“民心所盼”,化作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清單”,關乎著百姓切身利益。蚌埠市人大在不斷的探索創新中推動民生實事從“一紙清單”照進現實,讓“實事”成“好事”,把“民意”變“滿意”,繪就了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香格里拉县| 中卫市| 平武县| 绥江县| 湖州市| 互助| 三门县| 册亨县| 卢湾区| 红安县| 从江县| 玛曲县| 云林县| 陇南市| 慈溪市| 木兰县| 赣州市| 富阳市| 衡南县| 灌南县| 临江市| 巴彦淖尔市| 灵石县| 临夏市| 蕉岭县| 琼中| 八宿县| 永吉县| 峨边| 来凤县| 乌审旗| 彝良县| 漳州市| 武胜县| 南宫市| 麻城市| 梧州市| 石柱| 延吉市|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