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優勢

          發布時間:2024-11-04 16:37 來源: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阜陽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許俊偉、張陽光 點擊數: 字體:【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難的探索與實踐,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民主理論同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建立的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核心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至今歷經70年的實踐和發展,已經充分證明這是一項符合我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符合中國發展實際,顯示出蓬勃生命力、極大優越性和顯著功效。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重要載體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憑空捏造的,也不是照抄照搬他國的制度模式,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過程中,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建立起來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權。國民革命時期的罷工工人大會、農協、市民會議等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早期探索,之后無論是在土地革命時期施行的工農兵代表大會,還是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內采取的參議會制度,再是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陸續召開的人民代表會議,都是黨領導人民在吸取早期探索經驗基礎之上,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索。整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對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刻思考總結,并將其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概括性提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構想。在之后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對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能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確立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作出重要論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重要制度載體,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實現形式”概括揭示了黨的領導、國家政權機關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間的關系,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什么能夠在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發揮作用,以及怎樣發揮作用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黨治國理政的方針政策,一般是以黨的主張的形式體現在黨的會議決議和文件中,黨的治國方略需要通過相應的載體和形式轉化成國家意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經,和黨的初心使命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黨的主張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國家意志,以202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為例,首先,中共中央在二十屆二中全會作出《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之后,國務院根據這一決定起草《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經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修改,最后,通過實施。這一過程就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一,通過法定程序將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徑

          民主作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最重要方式,其核心問題是國家采取哪種制度,這是由國家的國體和政體所決定。國體就是國家性質,即國家權力由誰行使,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政體是國家運行方式,即國家權力如何行使,與國體相適應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國體和政體是相互匹配,不可割裂的,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人民通過民主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保證國家權力始終掌握在人民手中,同時根據地區差異、民族不同合理分配代表數量,正是人民民主專政國體的體現。

          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完整制度鏈條的系統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民主化的新飛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切實有效運行,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民主選舉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運行的起點,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鏈條的重要環節。人大代表是享有國家權力的人民通過普選產生,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國家機關組成人員、表決通過法律法規、決定國家和地方重大經濟社會事務等,都是在充分討論之后進行民主投票決定的,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設計的充分展現。人大代表的履職活動貫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運行的全過程,人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僅僅是民主的開始,而不是民主的結束。也就是說,既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的參與權。依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制度載體,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貫徹。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得以及時反映到國家治理的過程之中。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權和監督權的行使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的重要平臺。首先,立法權的行使要體現民主立法和立法為民,讓人民享有充分的參與權和知情權,保證權益不受侵犯民主立法的實質是通過一定的途徑讓人民參與到立法的過程中來,立法程序的完善是民主立法的前提,現階段有多項立法的制度機制能夠充分保障人民參與到立法進程中來,如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包括立項、起草、審查三個階段的征求意見程序,涵蓋立法全過程的調研、評估、論證,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使立法工作走進民眾、符合民意。立法為民是指在立法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制定出讓人民滿意的法律法規。其次,人大監督權的行使必須遵循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在要求。人大監督的實質是對國家機關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的監督,保證權力始終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大通過聽取審查工作報告、預算執行情況等,對國家機關實施監督,通過調研、走訪、公開等形式聽取人民群眾意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同時對涉及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法律法規,及時深入基層了解法律實施情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改進人大自身工作。總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落實程度與實效,衡量標尺在于人民群眾自身。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平臺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依法治國提供有效可靠的制度依托。在現代國家治理活動中,始終圍繞著政黨、民主和法治三要素下功夫,國家的繁榮穩定離不開對其進行科學高效的整合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在我國國家治理活動中,黨居于領導核心位置。黨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領導,通過法治的方式,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推進依法治國應當把黨的領導作為根本遵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國家制度層面作出安排和設計,將三者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國作為黨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既保證黨的執政地位不動搖,又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真正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重要組成部分,有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發生新變革、取得新成就,并成功走出一條“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場涉及到社會各領域、全方位的深刻革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平臺,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行使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好職能作用。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要有法律依據,人大及其常委會是立法機關,通過立法把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統一起來,轉化為國家法律。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穩步邁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發揮作用,同時把部分事項立法權下放到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立、改、廢、釋多措并舉,不斷填補法律漏洞,取得重要立法成果,進一步完善了以憲法為統領,法律為核心,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為主體,其他規范性文件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此外,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法律實施的監督機關,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人大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代表組成的,行使國家權力,其對其他國家機關的監督是憲法法律賦予的、是最高層次的監督,其實質就是一種權力對權力的監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用起來,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正確監督是在堅持黨的領導這一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同時處理好人大同其他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在高效行使監督權的過程中,不越位、不缺位,保證監督權的行使在國家治理活動中能夠發揮最大效能。有效監督以能夠切實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監督推進工作進展。當然,監督權的行使不是無序的,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在法定的權限職責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開展監督

          回顧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建立、完善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百余年歷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和效能逐漸顯現,是適合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好制度,在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依法治國方面的優勢和功效愈發顯現。新時代,要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制度載體作用,始終把黨的領導作為最大政治保障,通過不斷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職權,實現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十堰市| 嘉义县| 舞钢市| 玉山县| 扶余县| 侯马市| 西充县| 馆陶县| 苍山县| 独山县| 博野县| 阳泉市| 鄱阳县| 磐安县| 辉县市| 光山县| 缙云县| 社旗县| 平湖市| 文登市| 镇赉县| 深水埗区| 西青区| 富蕴县| 米脂县| 娄底市| 肇源县| 商南县| 罗山县| 霍州市| 阳山县| 榆社县| 安陆市| 青海省| 洞口县| 遂宁市| 任丘市| 长丰县| 嘉祥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