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報道我市人大探索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

          發布時間:2025-02-27 09:08 來源:蚌埠人大 作者:蚌埠市人大 點擊數: 字體:【  

          2月27日出版的《安徽日報》二版“要聞”欄目頭條,以《讓“街道的事”變成“大家的事”》為題,對蚌埠市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激活多元主體共建共治的實踐做法,進行了宣傳報道。

           

          “街道的事”變成“大家的事”

           

          不久前,蚌埠市龍子湖區曹山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會第一次會議如約而至,39名議事代表和街道黨委班子成員等圍坐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議事氛圍熱烈。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在曹山街道正式落地,街道人大工作自此有了具體的抓手,群眾參與轄區公共事務管理和監督有了具體的平臺。”曹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巨虎說。

          按照規定,城市街道不是一級政權組織機關,是上級政權組織的派出機構,不設人民代表大會。針對“街道無本級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履職抓手不足”的狀況,蚌埠市積極探索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通過構建“黨工委領導+人大工委主責+議事代表參與”的治理架構,進一步豐富協商民主形式,打通基層民主“最后一公里”。

          “獨角戲”到“交響曲”

          “建成智能充電停車場站3個,擴建維修民生道路2條……”曹山街道議事代表會上,議事代表?隨身攜帶的本子記得密密麻麻。

          “剛才街道通報了2024年干成的事,我都給記下來,回頭也跟左鄰右舍交代清楚,讓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賬。我還收集了一些群眾的訴求,在這次會上反映看看怎么解決。”?說,以前街道一年到頭干了啥群眾不太了解,居民的想法也沒有常態化的渠道反映,現在通過議事代表會都得到解決。

          近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鄉鎮改街道越來越多。作為縣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運行模式大體與鄉鎮相同,社會發展與治理的任務有增無減。然而,街道沒有本級人大代表,也不設人民代表大會,基層人大工作在街道出現空白和盲點,一些街道人大工委地位尷尬、形同虛設。

          2023年,蚌埠市在蚌山區黃莊街道、龍子湖區延安街道等4個街道率先試點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2024年下半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成效上,蚌埠市委辦公室印發通知在全市全面推行。

          “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是指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街道人大工委具體負責,通過定期召開議事代表會會議,組織議事代表圍繞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實事等事項,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蚌埠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朱雪萍告訴記者。

          根據蚌埠相關規定,街道議事代表由轄區各方面代表性人士和居民群眾代表組成,名額為30至50人。議事代表會議每年舉行兩次,包括聽取和討論街道辦事處關于本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通報,對相關部門工作開展民主評議,票選推薦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等內容。

          “通過構建‘黨工委領導+人大工委主責+議事代表參與’的治理架構,將過去‘街道單向決策,群眾被動接受’的‘一錘定音’,轉變為街道黨委、政府和群眾可以雙向互動、政情和民意能夠溝通協調的互動形態。”朱雪萍說,“制度供給直面‘最后一公里’的結構性梗阻,不僅強化了基層人大監督職能,更激活了多元主體共建共治的治理動能。”

          票選項目撬動民生改善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蚌埠市延安街道勝利三村小區,一盞盞路燈準時亮起。“燈亮了,我們晚上遛彎散步再也不怕磕絆了。”說起小區里新安裝的路燈,居民席慶龍止不住地夸贊。

          勝利三村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屬于典型的老舊小區,公共設施陳舊老化,尤其是道路兩側的路燈因年久失修,大部分處于“罷工”狀態。

          2024年上半年,延安街道召開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會第二次會議,37位議事代表票選推薦4項民生實事項目,其中一項就是勝利三村小區加裝路燈。

          “從立項到驗收僅用40多天,一共安裝了20多個路燈,不僅方便了出行,也點亮群眾的夜間精神文化生活。現在晚上大家都愿意到小區廣場跳舞鍛煉,可熱鬧了。”席慶龍高興地說。

          制度建立了,重在發揮作用。“議事代表通過手中的選票,反映轄區內百姓的訴求,票選推薦民生實事項目,‘群眾想什么’與‘政府干什么’精準對接,讓‘街道的事’真正成為‘大家的事’。”延安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劉婧說。

          截至2024年底,蚌埠市21個街道全部建立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選聘議事代表830名,召開議事代表會議29次,票選實施民生實事項目75個,年度完成率100%。這些“切口小、見效快”的項目,猶如精準滴灌的“毛細血管工程”,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位于蚌埠老城區的黃莊街道,常駐人口3.7萬人,分布有居民小區、學校、美食街等,人員結構復雜,利益需求多元。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建立以來,已票選實施完成10件民生實事項目,不僅推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停車位不足等一批“老大難”問題的解決,更促進了鄰里關系和睦、社區氛圍和諧。

          “過去,街道人大工作因為隊伍小、職能弱、載體少,對街道公共事務管理參與度小。”黃莊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殷浩寬坦言,議事代表會吸納了議事代表參與人大工作,他們來自社會各階層各方面,具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街道人大隊伍得到壯大充實。尤其是議事內容,向上延伸到涉及決策層次的重大問題,向下延伸到由社區實施的小微項目,參與街道公共事務管理范圍明顯擴大。

          民意表達“7×24”在線

          走進蚌埠市延安街道和煦社區,老年食堂里飯香撲鼻,負責人單中華正和前來就餐的群眾拉家常。自打被選聘為街道議事代表后,老年食堂就成為單中華聯絡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的前沿陣地。

          “每天前來就餐的群眾數百人,通過聊天我能第一時間捕捉到他們的訴求。”去年,有居民提出小區低樓層常年不見陽光,冬天曬衣服、被子非常不便。單中華將問題反映到街道,一個月內小區閑置地就架起40多個晾衣架。

          “這些雖然不是大事,但確實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關鍵小事。只有把‘關鍵小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才能充分調動居民參與街道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現在小區居民有啥問題都會跟我說。”單中華說。

          街道議事代表會一年開兩次,閉會時的工作是關鍵。蚌埠市鼓勵各街道暢通閉會期間的民意表達渠道,加強聯系群眾的陣地建設,提高議事代表履職質效。

          延安街道利用社區活動室、小區休閑長廊等打造議事代表聯絡站,讓代表知情在“站點”,調研在“站點”,議事在“站點”,服務在“站點”。同時將代表履職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讓代表加入社區治理相關群,實現民意表達“7×24”在線。

          釣魚臺街道定期組織議事代表走進居民小區、轄區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去年,針對議事代表集中反映的轄區樓宇資源整合問題,釣魚臺街道搭建起涵蓋500多家樓宇企業的信息平臺,對企業在黨建、惠企政策、稅務知識、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指導,助力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路燈照亮老舊小區的夜空,當晾衣架掛起居民的笑聲,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圖景正在蚌埠生動展開。正如朱雪萍所言:“街道議事代表會制度讓街道治理既有‘牙齒’啃硬骨頭,也有‘溫度’暖民心,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創新實踐提供了鮮活注腳。”這種“雙向互動、多元共治”的治理范式,或許正是破解當前基層治理現代化難題的關鍵密碼。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qq-3wGJSFbqqC6HsC-pR5Q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民县| 措美县| 枝江市| 盖州市| 清水县| 抚松县| 陕西省| 环江| 本溪市| 马尔康县| 含山县| 天柱县| 图片| 闵行区| 安图县| 嘉善县| 大悟县| 黄石市| 浠水县| 乐平市| 启东市| 杭锦旗| 谢通门县| 湟源县| 福泉市| 南康市| 嘉义市| 墨脱县| 福州市| 红桥区| 思南县| 苍南县| 靖远县| 怀化市| 南木林县| 象山县| 寿光市| 临沧市| 彰化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