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上區沫河口鎮人大不斷探索實踐,通過代表聯絡站與村組、代表常態化活動、基層法治化建設等三方面結合的方式引導代表主動作為,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代表聯絡站與村組結合,實現“互聯互通”。
沫河口鎮人大工作與基層治理中的網格化管理互聯互通,構建“人大代表+聯絡站+村組”的工作模式,建立“群眾反映—代表收集—平臺分辦—部門處置—結果反饋—群眾評價”的閉環機制,能夠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上傳下達、暢通民意的橋梁紐帶作用,有助于打破政府部門與群眾溝通對接的壁壘,鎮人大主席團組織轄區各級人大代表,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則,進入全鎮126個村組,做到“代表進村組、村組有代表”,有效解決了一批村組“微實事”、民生“關鍵事”,形成了“履職在村組、服務在村組、作用發揮在村組”基層治理服務新平臺。
代表聯絡站與代表常態化活動結合,實現“跟蹤督辦”。
在沫河口鎮5個代表聯絡站信息公示欄上,駐站的129名人大代表姓名、照片、聯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鎮人大還制作了代表戶外聯系牌、履職名片,群眾只要有問題,就可以撥打聯系牌上的電話,或者直接找到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代表再將問題交由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理,并進行跟蹤督辦,直到問題解決。
代表聯絡站與基層法治化建設結合,調解糾紛聚民心。
沫河口鎮將人大工作與法治沫河口、平安沫河口建設相結合,發揮人大代表熟悉鎮情、村情的優勢,通過與群眾零距離交流溝通,在矛盾糾紛化解中扮演著“和事佬”的角色。2024年8月,沫河口鎮曹顧張村的兩戶村民,產生關于宅基地的糾紛。鎮人大聯絡站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員進村開展“面對面”座談。經過調解,雙方矛盾平息,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沫河口鎮人大)